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同时也强调要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赓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其根本在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步调一致、抓好落实、惠及人民。
鉴于当前两河流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使用状况、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状况及环境与健康风险状况不清,对落实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不实,形成新污染物治理机制、新污染物监测、筛评控制能力不足,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联合百位专家、百名工商业企业一致同意发起十大一致行动。
一、发起化学物质信息共享行动。对各地有关产生新污染物企业采用的化学原料和中间品及产品信息共享,了解新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产生的危害。
二、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评估行动。制定优先控制办法、化学品名录、指南和标准,展开重点行业重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
三、加强源头管控行动。加强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监督,落实国家优先控制新化学物质的管理措施,监督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主体责任。
四、实施淘汰或限用行动。禁止、限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分期淘汰,强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严格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准入管理。
五、强化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行动。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创建,实施重点行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替代和排放控制;全面落实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的标准、认证、标识,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
六、规范抗生素类药品使用管理。严格新品种抗菌药品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同时规范对兽用抗菌药的监督管理和使用。
七、健全农药使用及管理。加强农药登记管理,严格管控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助剂的使用,及时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
八、加强新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强化产生新污染物企业的排污许可管理,加强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监测,评估环境风险,落实相关污染控制要求,依法处理治理,采取严格措施防范环境风险。
九、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从我做起,鼓励先行先试,减少新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科普宣传教育,引导社会科学认识新污染物风险,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提高对新污染物的认识。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衷心希望政府、企业和公众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为核心,全方位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为全人类造福祉!
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
2023年9月5日
签字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