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会员登录

以基层生态人文社会环境改善助力治理创新

2020-07-27 16:46来源: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类新的复杂性问题层出不穷,新问题导致的社会治理风险随之而来。这就需要我们营造与现代人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相适应的生态人文社会环境,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去中心化”,转变基层工作作风和方法,注重并激励个体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形成社会综合治理的格局。

关键词:社会治理 生态人文社会环境 多元共治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生态人文社会环境”,是根据生态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形成的理念,是“生态、人文、人居”的集合,由生态系统、人文社会、人居环境三个部分组成。当今世界,人类迫切需要以生态思想和生态学理论,调整人与物质和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营造出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来促进彼此之间的和谐、共生、共荣与可持续发展。

在基层社会中,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居民与居民之间,物业公司和业主、租户,商场超市和消费者等,都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生态关系。正确理解生态思想,把握“生命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的生态系统意识,有利于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共同建设万物共生、共存、共繁荣的美好世界。

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呼唤营造良好生态人文社会环境

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及初期防控来看,基层社会治理单元网格的源头防范意识较为欠缺。对于任何一种传染病疫情,源头预警措施的疏忽与轻视都是造成更大灾难的隐患来源。加强领导干部有序下沉到基层,切身感受“民之所呼,民之所需”,让基层有所作为、主动作为,排查隐患和险情,及时预警,为上级决策做好基层真实情况摸底,为身边的人民群众解决应急,做好日常安全防护,已经成为基层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治理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些地方由于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僵化和形式主义,出现只唯“上”不唯“下”的做法,使得党和政府的各种政策不仅起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增加了群众对于政府工作的不信任感,甚至会成为社会矛盾的来源。

人文社会追求的“以人为本”,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等要素。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响应民之所呼,解决民之所痛。以人民群众为服务中心,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掌握群众工作的方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居,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环境。正确的人居环境理念,要深刻认识、掌握人类聚居需要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营造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街区、社区、商埠、景区聚居条件、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环境。

在城市各个基层社区中,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混合,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客观现状,基层社会的治理所需面对的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而不仅仅是城市户籍人口,因此对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是长期存在的。诸如一些个体性质的快递员、街头商贩、小吃摊点、搬运工、临时工等。对于城市基层社会中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需要我们多方施策,采取精准社会治理方式,从根本上、从源头、从人民群众的身边营造良好生态人文社会环境。

激励更多个体榜样行为,打造基层良好生态人文社会环境

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是基层社会治理最基础、最直接的执行者,对于打造生态人文环境至关重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为基层减轻工作负担,就是要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不仅提质增效,还要改进作风,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基层工作。同时,还需要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到基层,如果基层工作者待遇低,前景不明朗,再加上基层人员交叉流动率低,很容易导致基层工作缺乏人才。另外,解决基层治理尚存在的人员固化和体制僵化,妥善处理好转业安置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在基层的任职分工,也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打造良好生态人文环境所需要的。

国家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有效治理,需要充分发挥个体和集体的合力,避免社会关系损伤。有效激发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正向合力,能够推动实现社会治理高效有序,并弥补现有国家社会治理机制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社会治理中,需要我们正视多层次、多元化的个体思想,将基层治理机制与社会个体力量充分结合,重视发挥个体作用,激励更多的个体榜样行为,来引导社会每个人的行为;以责任担当、爱心互助、命运相连为出发点,将整体的社会治理目标和个体的行为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出共性价值,形成社会综合治理的格局。

【本文发表在《国家治理》周刊 2020年7月第二期,作者为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专职副会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