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是一个辩证的结论、辩证的思维、科学的真理。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物质的观点看,绿水青山本身就包含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供应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它本身就包含金山银山。
第二,从联系的观点看,绿水青山保障和支撑着金山银山。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是绿色环境、生态环境,对我们取得更多的物质财富起着支撑作用。
第三,从发展的观点看,绿水青山能够转化为金山银山。从绿水青山来获取我们要创造的物质条件,科学发明、科技发展,创造物质财富,都是从绿水青山取出来的。
第四,从民生的观点来看,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都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哪一点都不可偏废。没有绿水青山我们就没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没有金山银山我们就没有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从民生的角度看,在绿水青山保护的前提下来获取金山银山,使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上、在文化生活上、在精神生活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第五,从时代的观点、历史的观点看,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当前都应该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资源浪费,成本比较高,发展不够科学,效益不是很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解决,打好防治污染的攻坚战。
只有实现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和颁布实施,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推进绿色发展。修改矿产资源法制定原职能法,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修改土地管理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以及政策导向,适应和满足供给侧新常态对发展质量效率的要求,要对资源综合利用立法进行研究论证。
二是彻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立法规范,彻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通过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进一步完善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覆盖水、气、声、噪、光等各种环境污染要素的法律规范,构建科学严密、系统完善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和体系。
三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明确了修改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以及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制定国家公园法,对整个生态系统安全和保护做出系统规范;要制定长江保护法,对我国最重要的流域系统保护问题做出合理规范,要制定湿地法,以保护地球表面最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治理,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还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全面有效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