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会员登录

生态经济将成为内地和澳门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空间

2019-05-28 15:43来源: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IEEPA)

2019年5月22日,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专职副会长李军洋率公共政策部、绿色矿山环保专业委员会等一行工作人员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局,双方举行生态经济合作对接商谈会。澳门特区政府环境保护局代局长叶扩林、环保基建管理中心主任陈国浩、宣传与国际合作处等澳门环境局官员接待来访并共同会谈。双方领导在建筑垃圾固废资源再生利用、餐厨垃圾回收再生等有关议题,特别构建市场运行机制提升经济发展模式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方面,具有相同思路和共识。

李军洋副会长介绍,近年来,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作为设立在首都北京的专业性、国际化发展建设性的社团组织,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专注于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工作,积极响应中央政府号召,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在生态经济领域的相关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及全国范围内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绿色矿山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现任会长中国工程院郝吉明院士和彭苏萍院士共同指导,得到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唐孝炎、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倪晋仁、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陈勇等近十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支持下,2019年1月由国际生态经济协会绿色矿山环保专业委员会主导正式完成了我国首份《国家绿色矿山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非金属砂石矿行业示范标准建设指南》,并由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首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曲格平作为专家组名誉组长亲自作序,为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固废资源再生利用与非金属砂石矿协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高质量示范发展模式体系。

随着澳门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固体废物量近年亦持续上升,澳门固体废物资源管理计划(2017-2026),在投放资源建设与优化资源回收设施和环保基建设施,包括扩建垃圾焚化中心、建设惰性拆建物料筛选设施等方面与绿色矿山环保专业委员会正在构建实施的项目规划具有共同性和未来合作的巨大潜力。

内地方面,由中国工程院杜祥琬、刘旭、钱易、陈勇、郝吉明、唐孝炎、侯立安、贺克斌等院士共同上报了《关于通过“无废城市”试点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建设“无废社会”的建议》,得到了国家高层领导的批示。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5月13日 “无废城市”建设在深圳宣布启动,深圳市、雄安新区等“11+5”个城市将先行试点。该项工作由生态环境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18个单位及试点城市共同参与。

在此背景下,将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在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再利用方面将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澳门特区政府环境保护局代局长、副局长叶扩林代表环境局欢迎李军洋副会长一行到澳门开展合作交流,叶扩林代局长介绍了澳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情况,澳门特区政府2017年发布了《澳门固体废物资源管理计划(2017-2026)》,制定固体废物方面的政策、具体减废目标和行动计划,目前澳门建立了四大环境保护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固体废弃物焚化中心,建设废弃物堆填区,生态保护区;2013年6月,粤澳两地政府签订了《粤澳环保合作协议》,在以粤澳两地区域互补的方式解决澳门的环保问题上达成一致共识;原国家环境保护部等中央部委在2014年对粤澳环保合作项目给予了特许批复,粤澳环保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叶扩林代局长建议,双方未来推动澳门和内地的具体项目合作,可以借鉴并在此框架下进行,将有利于加快合作的进程。

澳门特区政府环境保护局环保基建中心陈国浩主任介绍,由于受土地面积的限制,固体垃圾是令澳门很头疼的问题。澳门的固体垃圾主要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两类。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澳门主要是采取焚烧的方式,1992年建成的澳门垃圾焚化中心在2008年被扩建至1500吨/天的处理量,计划再扩建至第三期从而达到3000吨/天的处理量。澳门也计划建一座设施,以厌氧技术来处理水分较多的厨余垃圾,产生出沼气将用来发电。澳门2018年产生了200吨建筑垃圾,目前主要使用掩埋的方式处理,但是澳门的堆填区只有一个,其高度不断升高,带来生态、安全的隐患。2015年中央政府已批准澳门可将城市废料运送到内地填海,具体操作办法还在与广东省政府的协商中,进展计划还受多诸多的现实问题制约,需要一步一步协商解决。

李军洋副会长介绍,城市的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的处置,涉及到运输和市场回收处理半径的问题,根据国际生态经济协会的调研数据,目前在城市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以40公里作为建设垃圾收储处置半径,建立处理和资源再生中心较为合宜;同时还介绍了内地一些城市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要求新建筑含有一定比例的建筑用材促成资源再生利用材料进入到新建筑市场,从而倒逼建筑垃圾市场化循环再利用机制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成果;北京市目前既有民营企业也有国有企业,进入到建筑垃圾回收资源再用领域,民营企业由于回收再利用需要切入到终端产品市场销售,产业链长,资金周转的压力比较大,需要政府出台一定的配套地方政策法规引导,而国有企业特别是市政、路桥等集团,本身就有充足的内部市场消化能力,建筑垃圾处置再利用不需要通过外部市场就可以解决,市场效益较好.对于澳门土地资源缺乏的现状,李军洋副会长建议,可以考虑建立全地下的处置中心,技术上现在也比较成熟,韩国的城市废水处理厂大多是建设在地下;北京在2016年正式运行的首座地下全封闭污水处理厂,也是亚洲最大的槐房再生水厂,地上建绿地主题公园,地下建全封闭污水处理厂,除了减少空气污染,还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叶扩林局长表示这些新做法、新思路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不仅解决了生态环境的问题,还带了生态经济效益,希望再安排适当的时间派人前往内地学习调研;对此,李军洋副会长表示愿意提供支持和协助安排。

叶扩林局长补充道,由于澳门和内地隶属于不同的关税区,且两地的垃圾预处理标准、检验检疫标准在差异,虽然有中央政策支持,受制于客观因素的影响,澳门和内地之间在惰性废料、废旧汽车处理等方面的合作还是推进的较为缓慢。澳门土地面积只有30.1平方公里,其中只有12平方公里不是填海而成的;澳门人口只有66万,但是每年要接待3000万游客,因此澳门垃圾中的三至四成都是厨余垃圾,加上基建设施和旧房改造等建筑垃圾的快速增加因素,生态环境的压力的确很大,区域合作的确是澳门的出路。《澳门固体废物资源管理计划(2017-2026)》提出澳门的目标是从2016年每人每天产生2.11公斤垃圾减少到2026年每人每天产生1.48公斤垃圾。澳门环保局2009年才成立,内地环保局1986年就成立了,内地环保系统的执法经验、管理经验都值得澳门环保局学习。他相信,一国两制框架下两地在生态经济方面的合作存在非常多的机遇,需要共同创新思维和先行先试,并乐见两地在环保技术、环保制度方面的创新合作。

最后,国际生态经济协会向澳门特区政府环境保护局赠送了即将由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国家绿色矿山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非金属砂石矿行业示范标准建设指南》和世界经济与环境大会(WEC)会刊。会后,澳门特区政府环境保护局基建中心陈国浩主任陪同考察调研了澳门城市环保基建中心垃圾焚化项目。